![]() |
高庆春:
1966年1月生于黑龙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通讯》报副主编、《中国书法》杂志副社长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西泠印社社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
静雅艺术网:
高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您的书法、篆刻在全国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您能谈一谈你的书法和篆刻特点吗?
高老师:
从小喜欢书画,初中时候对一些书法作品很有兴趣,比如欣赏一些书法出版物,书法作品。从临摹颜真卿,楷书入手,那时侯处于一个积累阶段,85年在南江上中专时,师从贾振祥先生,学习篆刻、篆书。10年系统学习。临清代名家小篆,笔法定位于商周金文上,从结体和用笔上切入。篆书是篆刻艺术的基础部分,写篆书对篆刻影响很大,也对为篆刻奠定基础。一开始风格取明、清、西泠八家、古玺、春秋战国等。篆书以大篆为基础,简帛为表,取于金文、取于线条、力度、伸缩性;篆刻取法古玺,取于沧容并进。取于两者长处,相辅相成,逐步完善,这也是我以后主攻方向。大篆,于爽朗、遒劲、生辣的线条中,既有勇猛冲刺的势态、跌宕起伏的情状,又有古朴雄深的内质。由点画线条整和而成的形体,则是以大开大合、纵横捭阖为特色。至于章法构成之多样,篇章风情之有别,又是运畴的谋略和情怀的抒发使然。进而研读,又可见些许草情、草意的化入,将其大篆适度地注入草篆、甚至草隶的艺术精神,从而在大篆的法式基础上,形成了活脱与率意的个人风格。
静雅艺术网:
在当代,中国的传统书法已经愈发难以传扬。而您被称作中国书法新一代的继承者。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高老师:
书法是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必须到传统中挖掘资源不断发展。书法艺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适用性会降低,但作为几千年中国文明的重要遗产,书法更会因为纯粹的艺术史价值和会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被重新重视和激活。但毛笔字在逐渐肖弱的事实是我们书法家要正视的,振救和光大传统书法文化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韩国、日本做的较好。我们的责任在于推广、普及,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书法艺术,注重书法活动营造社会氛围。从圈内推向社会,这其中要有媒体向社会宣传。我们有责任传承古老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中小学重视度还是不够,这一点广东省做的很好把书法纳入课堂。
静雅艺术网:
您的书法中既含有传统书法的特点,又融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你能谈一谈自己的创作风格吗?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创新的呢?
高老师:
10年前风格取于简帛书,春秋战国。但随着金文出土,楚文化被逐步认识,被逐步重视,线条流动,鲜活,和金文端庄形成对比,两者融合,大篆章法。融合它质朴,简书不失厚重,鲜活。篆刻在金文基础上融合,但不盲目追求,在笔墨表现力和金石间找自己。笔墨表现力旨在毛笔弹性,生动。金石旨在钟骄,厚重。行草书,章草,旨在沉着痛快;隶书方向发展的线条追求凝重、高古, 隶书结构密切,适当加金、草意味。
静雅艺术网:
见字如见人,在您的书法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您呢?
高老师:
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韵味,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创作吸收传统。心灵向往脱俗,儒释道境界。书道高境界追求在于现实中寻找激情。作品要不断追求,注重传统传承,注重视觉表现,纯艺术技法注重视觉美学效果。即效果吸引人,有内涵。书写的东西要有文才,要吸引人,章句继承古法。国外篆刻也有一些名人,如:今井泠雪篆书一流,艺术无国界,大眼界放开,不倡导闭门自造,把眼界放开。
静雅艺术网:
艺术家们总是追求避世闲淡的生活,而您则是把创作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我听说您经常参与一些慈善活动,能谈谈你为什么会投身到这样的活动中吗?
高庆春:
慈善,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参加过中国书协和省市组织的社会捐赠活动,前不久主动参与贫困学生上大学“圆梦计划”,和泰来县一位应届贫困高考文科高分生结队,捐资上学。
静雅艺术网:
有人觉得现在是中国书法创作的最佳时期,你对我们青年书法爱好着有一些忠言吗?
高庆春:
青年书法家如70年80年后的新人,接受新东西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如果能对传统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传统深度带进去,把握笔墨线条,希望在书法道路上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上我们一起走的更远。
作品欣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