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构心意 写为自然——略谈徐若鸿及其花鸟画

作者:佚名 来源:静雅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14日 【字体:

耿广春

    与徐若鸿师友相交多年,心性相似的缘故,对其了解颇多,印象极深的一点便是他的善谈。谈话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何谓修养?就是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而不是书本上的或是人云亦云的话,这种话语朴实而真诚。与其交谈,就有如此的感觉,常听到他以身边日常寻见的小事小物作喻,来论及有关问题和道理,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知别人如何,与若鸿谈话,于我而言,确是一种学习的途径。
    据我所知,徐若鸿的善谈源于其善思,善思又根植于善读。若鸿认为能系统读经典著作固然是一件幸事,然而人生于世,其时有限,其力有限,大处求全难,小处求善却是可行。于是,选择于自己相宜的文字来阅读: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艺术的;一本书、一篇文章而或一个段落、几句话。这种读书的方法倒和叔本华的读书论观点相近。
作为画家,徐若鸿的善思并不是局限在绘画本体上作狭义的思考,而是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时代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并不是标榜自己如何,而是在客观分析自己特点的基础上,来确定找准位置。如何为艺?如何尽善表达自己的思想?便是由此生发出的对自我的提问。这是一种智者与勇者的行为。缜密地思考问题,而不妄下手中之笔,然待创作心境至,便一发不可收拾,任画笔于纸上挥洒,一方面把阶段性的思考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是会得到一批好的作品。这种创作状态与他的思考习惯有关,进而成为一种创作特征。若鸿是一位思考加才情型的画家,亦是一位善于将自己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机整合的画家,其巧妙之处在于:将理性的思考移入感性的创作时,作品仍保持了自自然然的写意性、抒情性,二者的转化水到渠成,不见圭角。
绘事有三境,其一曰:学。学便是学习,学习自己之前的传统以及同时代优秀的各种营养;其二曰:化。即转化变通,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渐渐融入自己的想法,体现自我意识;其三曰:通。融会贯通,而后自成体貌之意。此三境连贯相依,层层递进,须具苦功与睿智方可达及,二者不可偏废。古人有云: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在我看来,若鸿当是此才、识、胆、力的知者,故以此来关照他目前的花鸟画,于斯正当荣貌,当是极好的验证。
    在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中,花卉画的表现形式多为折枝形态,表现的是画家对花卉的一种局部性的写照。徐若鸿在此基础上,将花卉置于一定的场景中:书斋一隅、案头一角。这种场景真实而富有诗意,是其寻找到的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画境,其意图很明确:造境、营造氛围,体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自然而然的关照,不是刻意于某一种具体的物象的描绘。出现于画面中的诸般物象,都只不过是凸现画家的审美精神状态的媒介。花卉于此,完成了由画家的自然关注到成为画家传情达意有机意象的转化。如此,将传统的题材与现代构成意识相结合,给观者以视觉上的改观,而作品的美学精神却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特征,这直接得益于徐若鸿的善思。这种作品形式感的变化,我感觉是渐而进,渐进而臻于完备。支撑这点的是徐若鸿传统写意笔墨的精湛修养,惟此才进而得以融写意与构成之美于一图。其《雅舍清品》系列便是具有这类特征的作品,追求着一种清新雅致而又气韵昂扬的审美格调和诗意化氛围。赏读这类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的理解,一是对宋元以来绘画传统的认识,一是对中国文人精神的理解,写意而不狂怪,文雅而不柔媚。作品尽皆于清寂中蕴含着勃勃生机,张扬着健康高昂的而非柔弱的美。故而,内里的四季花卉,绝无一丝陈腐之气。既具古典意趣,又有现代意味。
如何传承水墨写意画的意蕴,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自己思想中的意象?为此,若鸿探索着将传统的笔墨形式解构,在保持笔墨写意性的同时,并不排斥必要的制作,在对比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展现个性。笔墨写意性的重心,应该是用笔的写意性,也就是画面中线条的写意性。分析徐若鸿的作品,会发现线条多元性的优势十分明显:书写工丽的、随意挥洒的、勾勒的等等,与此对应,以线条所构筑各种物象的风貌,也呈现多元性的变化:富有外拓张力的、苍劲的、朴拙的、而或文静率意的、灵秀的……然而这种多元性的显现,并非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创作时,若鸿根据需要而定。可以说,这种多元性承载的是他创作时的激情与冲动。
    徐若鸿的花鸟画作品,有的于散淡清逸中蕴含有一种庙堂般的富贵气息,传达出画家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祝愿与向往,如《清凉世界》就传达出如此的信息。庭院与书斋中的寻常物件:青青荷叶,红润莲花,优游红鱼以及青花黄卷陶壶浅盏,错落于画面,古意盎然,显尽文雅。这“雅”,是若鸿作品中所体现的一贯风貌。而同时,若鸿将莲花、莲叶、莲蓬、莲藕、莲子置于一卷,一物蕴三界,当是他思索人生、以莲为喻的直观再现,将自己对人文精神的关照,以毛笔宣纸为媒介所展开的一种述说。
自然中的每一隅小景,在有心人的眼中都是美的。有心者,乃其学识修养与物之性理相合之人也。初春的清晨,刚刚才冒出嫩黄绿芽的枝头间,雀跃的小鸟唧唧喳喳,似乎它们也在感受着春天的到来。心灵的感动,使得若鸿捕捉到了这偶然发现的景致,《春消息》一类的作品,几乎纯用写意性的线条,架构起这极具抒情性的画面,传达出了徐若鸿关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他是一位善于表达自己感悟的画家。
    品读徐若鸿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对荷花情有独钟,揣摩最深,描绘也是最多。其间有着延续传统文人似的托物言志的情结,但更多的是自己对荷的精神寄托。他曾告诉我:不喜欢“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规模固然能够产生美,甚至是一种壮美,但自己更喜爱野塘一隅、稻田埂旁生出的三三两两的荷花,野塘人足多不至,田荷农人亦不折,荷花自芳自香,从从容容于自然之中。若鸿的荷花给人的印象就是清新雅致,在当下熙闹忙碌的社会中,想必会为识者带来了片刻的宁静。
艺术的定理: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炎炎夏日,纳凉有莲。若鸿撑起一杆碧荷,清凉了自己,亦清凉着别人。
(乙酉三月中浣于春满山房)

Tags:徐若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