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饱

作者:佚名 来源:静雅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14日 【字体:

周尊圣
    半饱的前提是饥饿,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哭泣就是“饿”,人类在饥饿和奔跑中才得以生存,所以状态决定了成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依然在饥饿和奔跑中进取,是因为吃不饱而坚强地活下来。
    我出生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1960年的那场大饥荒我刚三岁,无数人吃糠咽菜,就连树皮野菜也不是想吃就会有的,饿死荒野的不计其数。孩子们个个骨瘦如柴,大脑袋小细脖。父母挖空心思,省吃俭用,一切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来。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一个破衣烂衫的中年妇女,又脏又丑,看上去多年都不曾洗过脸,说话还流着口水,又听不懂她说什么,妈妈却热情地把她迎进屋里,招待这位陌生人。只听妈妈对她说:中午就在我们家吃口饭吧。我听到后坚决不允许,哭着闹着要把她赶走。后来妈对我说,她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三岁那年就是吃了她的奶你才活下来。不难想象那个年月里妈妈连糠菜都吃不饱,更谈不上油水,又哪里来的奶水?
    1993年,我35岁到中央美院学习,那时虽然没有定量,食堂的东西随便买,但我为了能节省一点经济开销,尽可能省一点,经常吃个半饱,也经常向好友“打猴拳”,伸手向别人借,那是因为来美院上学是停薪留职,作为在校学生,在那个年代谈不上以画谋生。每到冬季在学校画画离开学校都很晚,夜里十一二点才回住处。看到路边的卤煮火烧,真是流口水,真想热乎乎的吃上一碗,但还要先把钱掏出来看,这几天的日子怎么过才能决定是否吃这碗火烧。所以时常想起妈妈讲的那个中年妇女。儿时半饱活过来,如今也经常半饱着艰苦学习闯天下。
为了纪念半饱和在半饱中艰辛奋斗,93年我请同窗好友冷旭为我篆刻了一枚闲章“半饱”,多年来印于画中。几年前请尊兄詹志峰又刻了“半饱”和“半饱斋主”。既记忆苦难的童年,又是激励和自勉。我画山水多年,一直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斋号而苦思。回想从来北京学习到今天已过去的二十多年,从半饱在天山南北奔跑,从交不起房租费,到半百人生白发双鬓都是在半饱和激励中度过,于是就把我的画室命名为“半饱斋”,又请师长傅伯庚题写了斋号。
    半饱不仅仅是自勉和激励,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国人传统的处事哲学。“半饱”不求十全十美,放下更高的欲望也是对朋友的包容,“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欠,一半希望再加上一半耐心才有一整片蓝天,对未来抱有一份好奇,对现状一种满足,也是一种处人为事对待生活的态度,谦虚平和,知足常乐。半饱对健康而言,国学中有“不饥而食,食而不过”的说法,吃饭要吃七八成,做人留下三四分。半饱其实就是常常饿着肚子,半饱才能保持对下一顿美味永远迫切的期待。
人无完美艺无止境:半饱表面上是亏损的,实际是丰盈的,为人不要太过贪心,取舍有度,方为做人最上层的境界。半饱是一种自我的约束,让精神时刻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是给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间,事不做得太绝,话不说得太满。半亩地,半间房、草堂、寒舍、雪庐等等都是谦虚礼让的文人雅士风范。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半饱不仅是对事物的包容,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态度,积极但不求十全十美,尽人力,听天命,不跟自己过不去,也不给别人添麻烦,对人事物半饱即可,豁达从容,宽厚待人,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反而受到束缚,或因贪婪和肥胖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追求完美得不到完美:齐白石老先生提出的“似与不似之间”,以主观造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艺术的至高境界,一半源于生活,一半主观意象。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没有高昂站立,而是用含蓄的身躯告诉人们低头思考的重要性。维纳斯是完美的缺欠,是不完美的完美,才成为人类美的象征。一幅传世佳品,不仅有娴熟的笔墨功力和意境,还要给观者留得一半再创作的空间,从而得到精神创作的乐趣。艺术是人生和生命的体验,一半苦难艰辛,一半幸福快乐,苦乐参半才是完美人生。生前都在求得完美,为死而无憾而追求一生,但最终无一不带着遗憾而去,因此人生没有完美,艺术没有完美,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所以我提倡“半饱”精神,生活简单、平凡,艺术单纯、勤奋,轻松愉快进取,坚持永恒不懈怠,谦虚好学,热爱艺术,懂得艺术,享受艺术。半饱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我给自己最高的褒奖,是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没有倦怠的状态中,预留空间不设终点。
斋:读书的地方,书房校舍,
佛教、道教徒吃的素食,舍饭给僧人、斋僧。
半饱是谦虚,半饱是约束,半饱是精神,
半饱是健康,半饱是哲理,半饱是态度。
客一半,友一半,半醉半饱,
舍一半,得一半,舍得一半。
半夜三更,半睡半醒,
半张小画,画半天。
似懂非懂,无须懂;
亦真亦假,终归真。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又难得糊涂。
半句话说半天,半天说了一句话。
    今天的富足让我们重新认识半饱,让我们不忘苦难的岁月;珍惜今天的富足,感恩时代给予我们的优越条件。
半饱这篇小文,说了这么多也许还是没有说透半饱精神的核心意义,或者是“半饱”二字的解读,或者是我本人对半饱的肤浅认识。其实半饱就是平常心,简单平静的生活。大道至简,大象无形,无论得与失,爱与恨,成与败,一半给自已,另一半留给别人,一半寄语,一半自勉。

Tags:周尊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