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镜——2015名家交流展”周尊圣老师采访

作者:佚名 来源:静雅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5年12月04日 【字体:

《艺术镜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这次准备的参展作品?


周尊圣:这次我拿了几张画,以天山红为主。都是上半年创作的精品,希望我的天山红作品,能给大家带来愉悦的享受。

   
《艺术镜报》:有人说您天山红的创作颇有雷同的感觉,你如何看待?


周尊圣:一个画家的作品,可能在其他人眼里看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如果他天天在你身边,你并不认为他有多大的变化。艺术作品也是这样。在其他人眼里可能看不出来,但是艺术家一个阶段,哪怕是从上半年到下半年的作品,变化都是很大的。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任何一个认真严肃的艺术家,都会对自己的作品和观者负责的。

 

《艺术镜报》:您是东北走出来的艺术家,请概括性地介绍一下您心中的东北文化?


周尊圣:我从老家黑龙江走出来已经20多年了,在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想念故乡的热土。

从文化底蕴来说,东三省跟其他省份,比如河南、山东安徽,那是没法比的,但东北有它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的某些特质,同样是其他省份不具有的。比如它的多民族性,多元文化融汇,致使当地人性格特点突出,勇敢而鲁莽,开放而保守。

很久以前,我就画过很多反映东北抗联的作品,比如八女投江,赵尚志等英雄人物的题材。后来我感觉到,作品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厚度和质感。有的朋友问我,你是一个东北人,为什么一步又跨到西北,去画大西北?……其实,我是我抱着发展、改良东北冰雪山水的目的,来到了新疆。

   故乡这块热土始终在我心中,我一定会抽出专门的时间,尽心用力画一画养育我的这块黑土地。比如说,长白山、牡丹江、黑龙江等这些壮美的风光,我一定会带着心血付诸笔端。

 


《艺术镜报》:近两年,书画市场遭遇寒潮,市场颇为冷清。您个人是否收藏书画作品,您对书画市场有哪些看法和希望?

周尊圣:我喜欢收藏书画作品。喜欢收藏的原因,无非是“喜欢”二字。收藏令我精神上富有,充实。若我喜欢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我会尝试拿自己最好的作品,去找对方商量,我们进行兑换。我收藏的这批书画,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我要做一个回顾展,一方面,我看着这一生的藏品心里一定很满足,另一方面,这批书画我要完全回馈给社会,也算是对社会,对人民的一个贡献。

最近这一二年艺术品市场比较低落,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我始终认为,一件艺术品,只有转换为商品,它才有可能被称之为艺术品。

我认为市场的低落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前几年,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走向市场,可能在创作上出现粗制滥造、在市场上出现了恶意炒作这些现象,我觉得通过这一两年的冷清,艺术家们会真正的冷静下来,坐下来,闲下来,用更好的心态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静静等待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艺术镜报》:今年是《艺术镜报》创刊的第七年,您有什么话想对镜报和镜报的读者说?


周尊圣:《艺术镜报》是一面镜子。“镜报”从字面上说,“镜”,就是镜子,先照照自己。也就是说,在自己身上找一些问题。艺术家先自己看看自己画的怎么样,达没达到自己心里设定的某个标准,然后再把好的作品、漂亮的作品回报给这个社会,给喜欢艺术的人们。

   《艺术镜报》这些年来做了很多的贡献,但是还是对《艺术镜报》有一定的希望:我更希望《艺术镜报》能更深入人心,不仅从办报的角度,能不能从讲学的角度,从传播艺术理念的角度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说开办一个栏目、一个讲堂,请艺术家来讲讲他的故事,他的思维,或者是他的想法和思考,不仅仅是宣传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而是塑造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家,这样才能把更伟大的艺术还给这个时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