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镜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这次准备的参展作品?
崔晓东:我是东北人,但说实话,这反倒是我第一次在东北做展览。所以这一次展览我十分重视。我准备了我不同时期的、具有阶段代表的参展作品,加上新作,大概8幅左右。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不同时期的创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艺术镜报》:您是东北人,请概括性地介绍一下您心中的东北文化、特别是书画底蕴和现状?
崔晓东:我在东北生活了很长时间,学画从艺都是从东北开始。东北那片黑土地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东北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地域环境上来说,都跟关内有很大的差异。东北地大物博,白山黑水,给人以开阔、辽远、苍茫的感觉,所以它的文化也是以粗犷率真、豪放不羁为基调。东北也是关内关外、游牧与农耕的交汇之地,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多民族深度融合的东北特色文化。
东北文化艺术发展相当繁荣,二人转、剪纸、农民画等独具地方特色,近些年从事书画的人也比较多。东北走出过很多名家,如于志学、卢禹舜、宋雨桂等名家。真诚希望东北的书画艺术事业更上一层楼!
《艺术镜报》:您怎样理解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崔晓东:众所周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来自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甚至可以这么说,艺术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没有生活的艺术创作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空中楼阁、镜中幻影。有了生活这个基础,艺术家还要将自己的独特的情感、认知、想象力、创造力杂糅到艺术创作之中,从而使艺术创作超越生活。石涛讲,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就是说,行万里路,体察生活是创作的基础。
《艺术镜报》:您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评判标准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崔晓东:艺术的标准是无数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没有固定的一二三。但中国书画有它无形的创作准则、价值标准。我个人觉得,有关艺术标准的东西,用语言不太能讲的太清楚,但艺术质量、艺术的含金量,一定是一条硬性标准。
《艺术镜报》:您对书画市场有哪些看法和希望?
崔晓东:书画市场我接触的不是很多。但我始终感觉,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相关市场规则、机制、交易等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关艺术家的包装、炒作、宣传也不是很规范,这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正常的。
最近市场是有些冷清,但我觉得市场的兴衰从属于一个正常的周期,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它。但持续的发展一定会让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艺术镜报》:您这两年的创作计划?
崔晓东:我最近在着力创作一批桂林题材的山水作品,希望能为大家呈现一批更美更好更有意境的作品。
《艺术镜报》:今年是《艺术镜报》创刊的第七年,您有什么话想对镜报和镜报的读者说?
崔晓东:现在报纸杂志很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镜报办的很专业,我本人不是办报出身,但我看镜报是报人办报,稿件很有质量,每期都涉及很多热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媒体观点。现在七周年了,希望《艺术镜报》越办越好,成为艺术界的一面明镜!
文章评论